自去年12月中旬國內收儲以來,滬膠在12000元/噸附近企穩,在12500—13800元/噸區間形成振蕩格局。筆者認為,後期單邊行情仍然難以出現。
全球貨幣寬鬆短期提振行情
1月以來,繼瑞士央行意外降息之後,全球陸續有12家央行加入寬鬆陣營,歐洲央行每月600億歐元的量化寬鬆(QE)規模超出預期,日本央行則維持原來的量化寬鬆規模。雖然美聯儲1月貨幣政策聲明中關於經濟複蘇的態度更為樂觀,市場預期今年年中或將升息,但短期來看,在美聯儲正式宣布升息之前,全球範圍內貨幣寬鬆格調仍將持續。
國內方麵,繼上周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之後,本周央行再次出手加碼逆回購,此舉顯示央行貨幣政策有意寬鬆,短期內降準等進一步寬鬆政策出台的概率將大大提升。
低價抑製產量
去年膠價的大幅下跌已經嚴重挫傷膠農種植及割膠的積極性,產量出現明顯下滑勢頭。天然橡膠生產國協會(ANRPC)報告顯示,占到全球橡膠產量90%的主要產膠國2014年橡膠產量同比減少3%至1083.5萬噸。IRSG數據也顯示,2014年開始全球天膠過剩幅度將逐漸縮減,至2016年過剩量將收窄至5.1萬噸。
泰國收膠托市
1月,國內產區全麵停割,東南亞主產國也將陸續步入停割階段,短期供應趨緊,膠價季節性表現整體趨強。就在國內收儲橡膠的同時,泰國政府也在市場上頻頻出手收膠托市,目前泰國已經將膠價水平抬升至63泰銖/公斤。泰國農業合作部副部長Amnuay Patise此前表示,泰國政府計劃通過在多個橡膠種植省份建立橡膠交易中心市場,在兩個月內將橡膠價格推至65泰銖/公斤。泰國家維和委員會副主席巴逸更激進地表態,一個月內膠價將提升至80泰銖/公斤。盡管收儲短期提振膠價,但長期來看,無疑將延長產能過剩周期。
需求將繼續下降
美國“雙反”衝擊我國輪胎行業。1月21日,美國商務部公布對華乘用及輕卡輪胎反傾銷初裁結果,傾銷及補貼合並有效初裁稅率區間在30.46%至169.28%。其中,中策橡膠集團公司等大批企業稅率高達100.2%。如此高額稅率,無疑對我國輪胎及相關行業形成巨大打擊。從國內輪胎生產情況來看,近幾個月來已經呈現出明顯的放緩態勢,輪胎企業開工率已下滑至曆史低位。截至1月23日,國內全鋼胎開工率僅為58.61%,半鋼胎開工率在63.01%。春節假期臨近,下遊開工率預計將進一步下滑,而輪胎廠節前備貨的積極性不高,需求或將進一步下降。
橡膠與合成膠價差過大
天膠與合成膠價差過大,替代效用會抑製天膠需求。受國際原油大跌影響,丁苯及順丁橡膠價格重心大幅下移。目前中石化順丁膠出廠報價在7900元/噸,丁苯橡膠1502出廠價8900元/噸,且仍有一定下調空間。2013年產的國營舊膠與順丁膠的價差高達4100元/噸,而與丁苯1502的價差也達到了3100元/噸。在膠價步入萬元時代的背景下,如此之高的價差使得替代效益顯著。若價差長久維持,合成膠年度替代量預估可能會高達數十萬噸,其負麵效應將大幅衝淡收儲等利好影響。